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与治疗

【家园共育】疱疹性咽颊炎的预防与治疗

概述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同型病毒引起。

病因

1.疱疹性咽颊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直接经由肠道、呼吸道传播,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

2.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但以1~7岁多发。因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自洁”功能差,故易发病。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2.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  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扁桃体上,但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3.病程一般为4~6天,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随后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

四.预防

(一)幼儿园

1.加强晨午检,晨午检时发现有异常的幼儿请家长将宝宝带回家就诊或居家观察治疗;老师要关注异常儿童的病情发展及身体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加强幼儿的手消及日常消毒餐前便后要洗手(六部洗手法)使用药皂或洗手液;餐具每天消毒3次、水杯每天2次(中午、晚离园)水果盘(1次) 毛巾:每天1次(晚离园后)地面每天2次 通风:3次或全天(阴天,3次 早入园前 间操 晚离园 晴天:全天) 卫生间(坐便、蹲便、小便器每天至少2次(午睡、晚离园)门把手:每天3次(早8:40 午:11:10-11:30 晚:4:30-5:00 紫外线消毒:每天1次(晚5:00---6:00) 床头、扶手:每天一次(晚4:30-5:00) 玩具:每天一次(晚离园后)楼梯 扶手:每天2次(早入园后、午睡时)

(二)家长

1每天检查2次口腔(早入园前1次 晚睡觉前1次)

2.如发现有类似咽颊炎症状,需第一时间就诊或服药,发烧的需服用退烧药。

3.家里每天要至少通风3-4次,天气好时也可以全天通风;

4.玩具每周至少消毒1次。地面,茶几每天至少1次;【消毒药品可使用优氯净(药店有售)一袋优氯净10g可以放500ml的矿泉水瓶24瓶水;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晒。温馨提示:配比优氯净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和手套)】

5.坐便器每天消毒1次;【消毒药品可使用优氯净(药店有售)一袋优氯净10g可以放500ml的矿泉水瓶12瓶水;用桶配比后倒坐便;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温馨提示:配比优氯净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和手套)】

6.上下楼梯或乘坐电楼时,不要接触楼梯扶手或电梯按钮;以免交叉感染。

7.晚放学后或双休日,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8.家长下班后,洗手、换好衣报后再与宝贝接触、玩耍。

9.幼儿生病时,第一时间私信或电话联系老师,以便老师加大班级的消毒和对班级其他幼儿的观察

五.治疗

1.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忌食刺激性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

2.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

3.家长在这段时间需要的是耐心的护理和鼓励。孩子会因为口腔有疱疹,因疱疹而导致不能吃东西。这时候多给孩子喝水,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给孩子喂一些流食。如果孩子实在没有胃口,冰激凌、冰棒可以给他们一些安慰,也让他们的灼热疼痛的喉咙感到舒服一些。

创建时间:2021-06-15 09:45:00
来源:无锡市梁溪区清扬幼儿园